TrustWallet官网
发布日期:2025-05-02 02:08 点击次数:62

TrustWallet钱包官网app下载 解码全球市场投资机遇

编者按 

ENTERPRISE

随着疫情阴霾的逐渐散去,全球市场活力持续显现,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科技领域,吸引了大量投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也在不断扩大。总体来看,全球及中国市场相辅相成,为投资者创造了丰富的投资机遇,而这也预示着未来全球经济将更加多元化。

全球科技领域展现强劲投资潜力

阅读提示

近期发布的多份报告显示,在新兴市场和科技领域,全球投资的活力持续增强。贝莱德发布的《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指出,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摆脱疫情影响,新兴市场将成为资本流入的热点,亚太地区在科技、可再生能源和消费升级领域也将迎来快速增长。相比之下,发达市场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绿色金融、高端制造和健康科技。报告强调,当前经济增长的趋势与疫情前大相径庭,投资者需重新审视投资策略,关注主题投资和战术性配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和华夏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发展研究报告》强调,全球ESG市场的金融投资规模保持稳定。报告指出,尽管全球ESG投资扩容放缓,但在融资端,可持续债券的发行规模依然强劲。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为绿色金融和ESG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预计未来将出现更多的创新产品。汇丰银行发布的《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指出,全球经济呈现积极态势,但市场仍面临不确定性,贸易政策的不明朗也将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

巨量融资正在重塑未来经济

贝莱德日前发布《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以下简称《展望》)指出,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摆脱疫情阴影,新兴市场将成为资本流入的热点,特别是在亚太地区,预计科技、可再生能源和消费升级领域将迎来快速增长。发达市场的投资机遇主要集中在绿色金融、高端制造和健康科技。

《展望》表示,全球经济增长趋势已大不同于疫情之前。过去,经济增长围绕单一主线,波动幅度较小;如今,颠覆性趋势重塑经济格局,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环境,《展望》指出,投资者需重塑投资思维。随着金融市场结构快速变化,美股“科技七巨头”在标普500指数中的市值占比不断变化,基准指数构成或已改变。因此,投资者应从关注宽泛资产类别转向聚焦投资主题,并注重战术性配置。

在投资策略上,《展望》指出,继续拥抱风险仍有必要。美国股市受企业盈利强劲支撑,有望在全球股市中脱颖而出。欧洲股票虽整体估值较低,投资时需细化配置,应重点关注金融业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优质企业。日本股票表现亮眼,经济前景明朗和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利润与股东回报提升,不过要警惕日元升值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展望》认为,巨量融资正在重塑未来经济。人工智能引发投资热潮,相关企业研发投入巨大,且从市值与自由现金流比率来看,部分大型科技公司投资合理。私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基础设施股因需求强劲,交易量保持良好态势,且估值未出现大幅上涨,投资潜力较大。

《展望》也给出2025年的投资建议,在战术层面,可重点关注科技行业外的人工智能受益领域;对日本股票保持乐观,但要留意日元升值风险;要有选择地配置固定收益资产,低配美国长期国债,超配英国国债和短期投资级别信用债。在战略层面,看好基础设施股和私募信用债。但投资者也要警惕贸易保护主义、长期债券收益率飙升等风险,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2024年度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全球ESG市场金融投资规模有望保持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和华夏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于2025年2月联合发布英文版《2024年度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ESG监管加速、投资趋稳,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报告》指出,在全球市场投资方面,ESG投资扩容放缓,漂绿问题得到缓解。在融资端,可持续债券发行规模稳定,绿色债券占主导,TrustWallet官方app下载美国和中国发行规模居前列;在投资端, TrustWallet钱包安卓下载基金规模平稳,资金流入和新产品发行速度减缓,欧洲为最大市场;ESG基金投资绩效相对稳健,漂绿担忧降低。

在国内方面,2024年中国内地围绕绿色金融和ESG市场建设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绿色金融与产业发展。还更新了产业目录,制定发布了中国版ESG信披标准。在市场投资上,ESG债券发行规模与净融资额下降,绿色债券占比高且融资成本低;ESG基金存量增速超传统基金,指数型基金贡献显著,新成立基金半数以上为指数型;投资绩效长期有超额表现,单年度存在波动。

展望2025年,《报告》认为,全球ESG市场信披准则将从政策制定迈向实施阶段,相关立法持续推进,但美国存在不确定性;金融投资规模有望保持,但严监管与美国反ESG浪潮将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此外,绿色议题依旧受关注,AI技术推广的利弊共存。对于中国内地,后续政策将进一步支持ESG信披和产品创新,绿色金融将获更多实践。同时,海外ESG监管趋严,碳关税虽短期有过渡空间,但长期会对中国出口企业构成挑战。

《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

轮换和波动或成2025年全球市场主线

汇丰银行资产管理部门日前发布的《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呈现积极态势,通胀下降、增长有韧性、企业利润提升,全球开启降息周期。但通胀问题仍存,预计主要经济体通胀将维持在2%—3%,美欧降息幅度有限。

《报告》认为,2025年的贸易政策仍不明朗,全球经济将面临更多挑战与机遇,市场表现可能在不同因素的驱动下持续轮换。尽管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通过多元化投资和精准的市场定位,新的投资机遇仍会涌现。

全球的经济增长格局很可能发生变化。《报告》表示,各国经济及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将持续上升,世界进一步趋向经济“碎片化”和格局“多极化”,这将对各个经济体构成不同的机遇及挑战。

具体而言,《报告》预计,美国经济可能在2025年进一步“降温”,欧洲经济则受制造业疲软的拖累继续在“慢线”上行驶,新兴及前沿市场的经济将会以较快速度增长,有望推动当地资产实现良好表现。考虑到后续政策的不确定性、利率长时间保持在高位带来的连锁反应,轮换和波动可能构成2025年全球市场的主线。

《报告》表示,2025年,盈利增长应不再只集中于美国市场,美国以外的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表现有望得到支撑,而这对投资者来说,也意味着潜在的新投资机会。此外,对美股市场而言,投资机会有望从科技股向外扩展,或利好之前被忽略的板块或防御性板块;而对美股以外的市场而言,部分板块有望“后来居上”,对美出口依赖程度较小的市场可能会受益于低估值的优势,进而支撑小型股走稳。

中国市场有活力更有潜力

阅读提示

中国市场强劲的活力,吸引了众多国际目光。胡润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4在中国的美国企业特别报告》强调了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的重要性。报告分析了70家标普500成分股企业在中国的营收数据,这些企业的全球收入总额超过2.5万亿美元。这表明,中国市场是推动美国企业全球营收增长的关键引擎之一。报告还指出,苹果、特斯拉和高通等科技企业在华投入持续加大,显示出了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安永发布的《2024年中国海外投资概览》表明,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出海投资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此外,对外承包工程实现稳步增长,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投资,显示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技术优势。中国贸促会发布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保持平稳发展。此外,超八成受访企业有扩大和维持对外投资的意向,九成企业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2024在中国的美国企业特别报告》:

中国市场是推动美国企业全球营收增长的关键引擎之一

胡润研究院日前发布《2024在中国的美国企业特别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的核心立足点是评估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的重要地位。报告共收集了70家标普500成分股美国企业的数据,这些企业均披露了其在中国市场的营收数据。上述样本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收入总额超过2.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2023年GDP总和的9%。

报告追踪了样本企业从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的整体营收数据,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市场充满活力,是推动美国企业全球营收增长的关键引擎之一。这几年来,样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从2155亿美元增长至3028亿美元,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约为全球市场平均水平的1.3倍。得益于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以苹果、特斯拉、高通和英伟达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及半导体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长尤为显著。从营收增长金额来看,2023年,中国市场营收涨幅最大的是苹果公司,其营收从2020年的403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725亿美元,增长超过300亿美元。

报告显示,样本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并持续加大在华投入。其中,苹果公司宣布将扩大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实验室,除了提升上海研究中心的能力外,还将在深圳设立一个新的应用研究实验室,项目预计投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3M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的智能切割中心在3M公司上海化工区生产基地投用。塞拉尼斯投资1.1亿美元在南京建设LCP(液晶聚合物)生产线;雅宝化工投资9亿美元在四川氢氧化锂锂电池材料项目建成投产;特斯拉投资约14.5亿元人民币建设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

《2024年中国海外投资概览》: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企拓展海外市场带来机遇

安永日前发布《2024年中国海外投资概览》(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中国企业的出海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

《报告》显示,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2024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0%,达1628亿美元,非金融类增长11%。受品牌和技术驱动影响,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投资热点。此外,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5%,东盟地区投资增长较快,主要投向新加坡等国。这既体现了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也反映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带来的机遇。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宣布的海外并购总额同比下降31%,数量下降15%,为五年内的新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并购金额和数量也有所下滑。这一现象反映出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冲击,同时也显示出中国企业在并购布局上的调整与应变。

https://www.chihehuanbao.com

但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实现了稳步增长,新签合同额达2673亿美元,同比增长1%,并创历史新高,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占比87%。此外,绿色基建合作深入,节能环保清洁项目新签合同额增长13%。完成营业额1660亿美元,增长3%,“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占84%。这得益于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优势,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沿线国家的紧密合作。

展望2025年,《报告》指出,全球经济预计增长3.3%,贸易和政策的不确定性或将加剧。中国企业出海须把握四大趋势:提升战略弹性,动态调整全球布局,提高供应链韧性;从市场、技术等多领域构建共赢策略;顺应国家发展战略,深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出海,掌握关键技术,构建全球竞争力。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发展

中国贸促会日前发布2024年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发展,超八成受访企业扩大和维持对外投资意向,超九成受访企业对中国对外投资前景持较为乐观态度。

此外,全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从地域看,企业对外投资优先选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从行业看,五成企业对外投资优先选择制造业,近三成企业优先选择批发和零售业。从目的看,近七成企业对外投资目的为开拓海外市场,近四成企业为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超三成企业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从成效看,超六成企业对外投资收益率增加或保持稳定。从货币选择看,超六成企业考虑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超八成企业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投资的意愿增强。从出海意向看,近五成企业有“抱团出海”意向,近七成企业“抱团出海”对象是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从社会责任看,87.5%的企业在东道国履行了社会责任,82.2%的企业表示其在东道国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基本满足预期。从出口促进看,近七成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后,增加了对东道国的出口贸易额,其中超三成企业扩大了对东道国关键设备、原材料的出口。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孙晓表示,中国贸促会近期对600余家在华外资企业开展调研,九成受访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表示“满意”及以上。

(记者孙兆据公开资料整理)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